近日,第四届“余姚杯”中国高校机器人实验教学创新大赛现场决赛在宁波落幕。北航国新院医工交叉科创中心李沐蓉老师经激烈角逐,从全国53支决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国赛一等奖!

“余姚杯”中国高校机器人实验教学创新大赛是被纳入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的重要赛事,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学竞赛排行榜项目。大赛创办于2022年,由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组委会主办,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承办,旨在推动机器人领域教学实践与技术创新,促进高校间交流合作,推进课程建设、竞赛指导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本届大赛设有“机器人实验设计”“虚拟仿真实验设计”“线上真实实验设计”三个主题,初赛采用网络评审,决赛采用现场展示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参赛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教学实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共吸引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等100多所高校的教师队伍参赛,经评审最终53支队伍入围现场决赛。

在决赛答辩现场,李沐蓉老师凭借作品《面向集群任务的人-机协同仿真软件设计及应用》获得大赛最高奖项一等奖,实现本中心在该赛事上的历史性突破。

本实验课程面向机械/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交叉方向研究生,围绕“面向集群机器人的人-机协同围捕算法”开展从理论到仿真的闭环教学与验证。仿真平台采用“虚拟仿真环境层-控制算法层-通讯层”的模块化分层架构,支持不同地图与障碍设置、围捕者/逃逸者双角色对抗与状态可视化。课程先系统复习运动学、路径规划、群体智能、博弈论与强化学习,为算法设计奠基;随后分组实现多类围捕策略,并在平台中完成接口兼容与实时性调优。评估环节以围捕成功率、时间、轨迹与效率为指标,形成“设计-验证-优化”的迭代闭环。作品通过以真实场景牵引的递进式教学、人机动态对抗的验证范式、全流程可追溯的多维度评价体系以及可扩展的自主仿真平台为特色,具备传统实验教学创新推广、医工交叉前沿科研验证、多机器人相关交叉产业应用等广阔应用前景。
北航国新院医工交叉科创中心于2024年5月成立,依托北航生物医学工程A+学科,以临床需求为牵引,以“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为引擎,构建“生物前沿基础、医工先进技术、医学临床应用”全链条体系,引育国际顶级人才、开拓工程医学边界,在杭州国际校园建立世界一流、生物智能化、产科教全生命周期的顶级医工基地,推动长三角乃至全国医学前沿创新、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形成新质生产力。